欢迎访问 沧州市中心医院 官方网站! 当前时间是 :

English
  
当前位置 :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公告

马艳丽提名项目公示内容

2025-08-01 15:24:35    23人浏览

1、 项目名称:加味柴胡舒肝散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睡眠障碍的相关研究

提名单位:河北省中医药学会

提名等级: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项目简介:

睡眠障碍是指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人体睡眠-觉醒系统紊乱,从而出现一组主要以睡眠过多、睡眠不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不宁腿综合征为表现的疾病。其中以失眠症最为常见。长期睡眠障碍会引起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免疫功能下降诱发癌症、认知功能的损伤,影响心境、增加躯体的主诉、影响生产效率,甚至造成致命的后果(造成机械操作安全问题和交通意外)等。西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刺激控制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物理治疗、时间疗法和光照疗法等,但患者的真实体验确总是不尽人意,尤其是西药依赖性高,副作用大。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治疗、穴位贴敷、针刺、推拿、耳针、磁珠贴敷、穴位埋线等,对失眠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柴胡疏肝散是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焦虑、抑郁情绪既是失眠的常见症状,也是失眠发生的关键点。因此,缓解焦虑抑郁可以改善失眠。穴位敷贴疗法为失眠重要治疗措施,它是通过药物对相应腧穴的渗透作用进入血液循环,达到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从而有效发挥中药的归经作用,起到沟通表里、调节营卫、平衡阴阳的作用。综合以上,考虑中药颗粒及穴位贴敷,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外用易接受,方剂用药少、价格低廉,且效果显著的优势。

本课题探讨加味柴胡舒肝散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睡眠障碍的相关研究。采用临床观察的方法,借助客观评价量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多导睡眠图评估患者基础睡眠情况,通过完善 HAMA、HAMD 评估情感障碍。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右佐匹克隆片)及观察组(加味柴胡舒肝散颗粒联合穴位贴敷)。住院治疗 2 周,出院继续观察 2.5 个月。分别完善筛选期、7 天、14 天、3 个月的症状及相关量表评估;对筛选期、14 天、3 个月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将记录的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评价临床疗效。结论: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丰富中医药改善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和思路。

创新及第三方评价:一、技术创新:通过应用加味柴胡舒肝散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睡眠障碍的相关研究,为治疗睡眠障碍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应用现代客观评价量表及多导睡眠图,客观系统评价临床疗效;二、成果及理论创新:(1)通过该研究,为治疗睡眠障碍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是对中医理论方法发展的创新;(2)通过加味柴胡舒肝散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睡眠障碍后血清 5- 羟色胺、5 羟基吲哚乙酸水平的影响以及 TLR/NF-кB 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为加味柴胡舒肝散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睡眠障碍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三、经 5 名函审专家认为,结合查新报告,此研究达到国内领先。

3、项目推广应用和社会效益情况(简写)

本研究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应用多年,治疗患者超过 200 余例,均取得较好疗效,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医疗事故。因其疗效确切,禁忌症少,安全性高,经济适用,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本课题组已通过会议交流、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进行推广应用。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为医师治疗睡眠障碍提供一种新的方案选择。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4、代表性论文、论著目录(参考文献格式,并标注核心情况,科技核心或中文核心,SCI 标注影响因子及分区,限 6 篇)

1.张万辉,袁萍萍,马艳丽,赵娜,窦荣花.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穴位敷贴对肝郁气滞型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进程及睡眠结构的影响Δ[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第 12 期).1468-1475 页。

2.王爱卿,高红,赵伟东,窦荣花,张万辉.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脑梗死后睡眠障碍(肝郁化火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 5-羟色胺、5 羟基吲哚乙酸水平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4,(第 1 期).85-90 页。

3.袁萍萍,王爱卿,赵伟东,高红,张万辉.加味柴胡舒肝散颗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效果及对 TLR/NF- κB 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药业,2024,(第 14期).95-99 页。

4. 赵伟东,赵娜,窦荣花,王爱卿,张万辉.加味柴胡疏肝方联合宁静贴片穴位贴敷治疗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抑郁的效果[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第2 期).280-287 页。

5、主要知识产权目录(如无此情况则填写无)

无。

6、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张万辉:课题项目负责人。负责课题设计、组织临床观察、论文撰写、成果申报与验收。对第一、二创新点做出贡献,完成工作量的 40%。

第二完成人:袁萍萍:课题项目主研人第 2 人。负责课题病例收集、资料整理、论文撰写相关工作。对第一、二创新点做出贡献,完成工作量的 80%。

第三完成人:赵伟东:课题项目主研人第 3 人。负责课题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相关工作,对第一、二创新点做出贡献,完成工作量的 70%。

第四完成人:王爱卿:课题项目主研人第 4 人。负责课题病例收集、临床观察、论文撰写相关工作。对第一、二创新点做出贡献,完成工作量的 60%。

第五完成人:高红:课题项目主研人第 5 人。负责课题病例收集及相关工作。完成工作量的 50%。

第六完成人:赵娜:课题项目主研人第 6 人。协助赵伟东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相关工作。完成工作量的 40%。

第七完成人:马艳丽:课题项目主研人第 7 人。协助袁萍萍进行资料整理等相关工作。完成工作量的 30%。

第八完成人:窦荣花:课题项目主研人第 8 人。负责指导课题设计、论文撰写、成果申报与验收。对第一、二创新点做出贡献,完成工作量的 20%。

7、知情同意证明:无。

8、其他(请列示):无。


主办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
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冀公网安备 1309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