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沧州市中心医院 官方网站! 当前时间是 :

English
  
当前位置 :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救命神器 力挽狂澜

2020-07-21 08:18:40    2355人浏览

      2020年6月1日,对沧州市44岁的崔先生来说,是重生的日子。在沧州市中心医院ICU病房住院的第13天,他终于成功脱离死神的魔爪,离开了呼吸机,拔除了气管插管,病房里患者家属相拥而泣。而对于中心医院急诊医学部EOMO团队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的日子。
    面对心脏功能崩溃继而并发肺、肝和肾功能衰竭的崔先生,面对绝望、惶恐和无奈眼神的病人家属,急诊医学部精英团队当机立断,用他们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被他们称为“救命神器”的EOMO投入了拯救。这场“战役”中,EOMO不仅是大家熟知的“魔肺”,更是心脏泵血功能衰竭的替代手段。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的EOMO团队将EOMO的神奇发挥到极致,终于把宝贵的生命从死亡边缘拽了回来。之所以是“新生”,因为这完全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一次从未有过的挑战!

与死神赛跑,他们赢了

    2020年5月18日,任丘崔先生因发热,胸闷入住中心医院老年内科,经会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
    医生立即开始抗病毒及抗感染治疗,但普通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患者情况持续恶化,随即转入急诊ICU。经过进一步化验及检查评估,发现患者已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肝损伤等多系统器官功能损伤,急诊ICU立即展开抢救。
    虽然经过大量强心升压药物应用、机械通气及器官支持等一系列治疗,但患者整体恶化趋势仍无法控制,心脏功能逐步丧失。入院第四天,心脏功能接近崩溃,出现了交感风暴,心源性休克持续加重,面临着心搏骤停。
    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在与患者家属充分全面的沟通后,急诊科主任李勇决定给崔先生使用EOMO。
    ECMO小组成员:王博、崔杰、马晓华医生,杜雨森、焦如东护士凌晨赶到,团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予患者建立ECMO引血管及回血管,同时膜肺预冲完毕,“救命神器”启动运行。
    机器开始运行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监护仪屏幕。患者的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逐渐开始好转,“救命神器”起效了!EOMO团队在心里雀跃!
     接下来,李勇带领ECOM团队将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应用进来,在ECMO管路上连接整合人工肝治疗及肾脏替代治疗,使得整个“魔肺”系统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不眠不休几个昼夜,崔先生终于在第四天心脏功能逐步恢复。

救命的“魔肺”,有多神奇

     这虽然不是EOMO团队第一次运用“救命神器”救人性命,却是最惊险、最复杂的一次。
    从2019年,EOMO来到中心医院至今,已经从生死边缘拉回了5条生命。新冠肺炎几个月,EOMO的应用逐渐成熟起来,可以说,EOMO在疫情期间的救治工作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今,沧州市中心医院的以EOMO为平台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已经与国内国际接轨。
    据李勇介绍,“魔肺”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简称,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功能支持,以维持患者生命,为治疗赢取宝贵的时间,它的应用水平代表的是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危重症急救的水平。

EOMO的背后,就是他们

    这是一个医术精良、孜孜不倦的团队,这是一群仁心仁术、活力充沛的年轻人,这就是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EOMO团队。
     仪器没有感情,之所以能治病救人,因为它的背后站着一群救死扶伤、医术高超的医护人员,他们是一个团队,也是一个整体。“1+1>2”的团队效率是任何单位都梦寐以求的。一个医院有着浓浓的团队意识,那就必定具有良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几年前,沧州市中心医院为了学习研究好EOMO新技术,早早开始规划。2017年,医院开始储备及培养人才,在急诊医学部里精心挑选出10名经验丰富的小伙子,其中5名医生、5名护士,先后委派他们到北京阜外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国内知名大医院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专业技术学习。
     2019年11月,当沧州市首台EOMO机器进入中心医院时,急诊医学部团队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例患者是一个患了严重肺炎的孩子,第二例患者是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直到这次各个器官衰竭的崔先生,ECMO作用越来越发挥到极致,不愧它‘救命神器’的名字”,李勇说道。
    李勇说,EOMO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团队可以携带设备现场抢救,进而转运回中心医院,所以说,这项国际顶尖技术可以覆盖到全市各个医院,甚至周边城市也可以“借力”,“全市及周边地区具有EOMO使用指征的危重病人均能收益,这也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生的可能”。

相关链接: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基本结构
    ECMO主要包括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等部分。
    动力泵(人工心脏),提供动力驱动血液在管道中流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动力泵:滚压泵、离心泵。滚压泵不易移动,管理困难。急救首选离心泵,优势是安装移动方便,易于管理,血液破坏小。
    氧合器(人工肺),将输入的血液进行氧合,输出氧合后的动脉血。氧合器分为硅胶膜型与中空纤维型两种。硅胶膜型的生物相容性好,血浆渗漏少,血液成分破坏小,适合长时间使用。中空纤维型膜肺易排气,2-3日可见血浆渗漏,血液成分破坏相对大。
    基本原理
    ECMO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氧合,排出二氧化碳,氧合血可回输静脉(V-V转流),也可回输动脉(V-A转流)。
     V-V转流:主要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将静脉血在流经肺之前已部分气体交换,弥补肺功能的不足。V-V转流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另一静脉。通常选择股静脉引出,颈内静脉泵入,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双侧股静脉。V-V转流适合单纯肺功能受损,无心脏停跳危险的病例。V-V转流只部分代替肺功能,因为只有一部分血液被提前氧合,并且管道存在重复循环现象。重复循环现象是指部分血液经过ECMO管路泵入静脉后又被吸入ECMO管路,重复氧合。
    V-A转流:既可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又可用于心脏支持,血泵可以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V-A转流从静脉引出静脉血,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V-A转流是一种同时支持心肺功能的连接方式,适合心功能衰竭、肺功能严重衰竭并有心脏停跳可能的病例。V-A转流的体外循环管路与心肺并联,运转过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并减少了流经肺的续页量,长时间运行可出现肺水肿甚至粉红泡沫痰。另外,心脏完全停跳时,V-A模式下心脏血液滞留,容易产生血栓,而导致不可逆损害。
    ECMO方式应参照病因、病情,灵活选择。一般而言,V-V转流为肺替代方式,V-A转流为心肺联合替代方式。
    临床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主要适用于以下方面:
    ·心跳骤停的患者
    ·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患者
    ·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患者
    ·其他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
    ·器官移植支持,等待供体

 

    

主办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
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冀公网安备 1309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