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沧州市中心医院 官方网站! 当前时间是 :

English
  
当前位置 :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媒体聚焦】沧州日报刊发:沧州市中心医院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打造百姓家门口“优质医疗圈”

2025-07-09 20:14:17    2人浏览

图片

日前,沧州市中心医院申报的“协同创新,精准施策,全力推进京津冀医联体建设”案例,在全省34家医联体单位的16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京津冀医联体医疗质量管理优秀案例”。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将北京协和医院“国家队”资源与医院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从党委顶层设计到党员冲锋在前,从支部建在科室到党建业务双融双促,让京津冀医疗协作在渤海之滨落地生根,为狮城百姓筑起“家门口的国家级医靠”。

图片

“协和耆英进沧州”志愿服务行动大型义诊现场,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张奉春教授在为百姓义诊

坚持党建领航,以“红色纽带”筑牢京津冀医联体分级诊疗之基

2024年10月,沧州市中心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签署《北京协和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指导共建(框架)协议》。协议签订后,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党委会,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挂帅的“京津冀对接小组”,认真梳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协作、开放协作、党建文化等合作内容,对应设置党建引领、学科对接、服务落地等专项工作组,经过十几次反复研讨,将内容细化拆解为检验科等平台学科建设、“急危重、疑难罕”双向转诊、病例讨论、教学活动等28项具体任务,开启了双方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为了推动各项工作任务末端落实,我们创新建立党委会议‘第二议题’推进机制,将合作进展纳入常态化议程,坚持周调度、月通报,确保每项任务有目标、有分工、有时限、真落地。同时,在全面汇总上百个具体事项后,重点把神经内科转诊示范病房、检验共建等核心项目列为‘党委督办项目’,纳入年度重点督办清单,形成‘党委统筹全局、支部落实责任、党员带头攻坚’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从顶层设计上为合作筑牢根基。”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医院党委还积极构建“临床—平台—行政”三位一体合作架构,与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大内科、五官科等党总支开展8次党建交流活动。每一次交流都是思想的碰撞和视野的拓展,双方对应党支部通过结对共建,实现神经科、麻醉科等重点合作学科党组织全覆盖,真正以党建联建带动业务联动。以此为基础,全院上下积极开展“向永远的榜样北京协和医院学习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121个党支部围绕“党建如何引领医疗协同”展开专题研讨,双方以“联学联建”为纽带,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教学查房、学术研讨等活动,目前已有127批次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来沧实地指导,开展远程会诊518例,双向转诊疑难危重患者105名。

今年以来,双方依托党建联建平台,精心组织了5场大型义诊活动。从4月17日的“协和耆英进沧州”,到“全民关注痛风日”联合诊疗,再到“京津冀医联体健康同行”多院区联动义诊,每一场活动都聚焦群众健康需求。面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党员志愿者主动提供“一对一”陪诊服务;针对慢性病患者,专家团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建立长期随访机制。这些活动不仅让群众享受到“国家级”医疗服务,更将党的关怀传递到基层,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打造转诊病房,沧州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协和品质”“协和速度”诊疗服务

“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在沧州就能看上北京协和医院的大夫!”市区齐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无数沧州百姓的心声。作为“北京协和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转诊示范病房”的获益者,她在沧州就得到了协和专家张梦雨的精准诊治。

这便捷高效的“协和品质”“协和速度”背后,是沧州市中心医院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付出巨大努力的结果。建立转诊病房,时间紧、任务重,神经内科医学中心主任董爱勤、转诊示范病房主任姜红升、神经内科医学中心副主任王素等党员骨干带领团队开启“攻坚模式”。粉刷病房、更换设施只是基础,最困难的是协调原病房患者搬迁。团队耐心沟通,妥善安置每一位患者。同时,会诊室和远程中心设备安装调试日夜奋战,反复测试了十几次,最终病房如期通过协和专家验收。

病房运行初期,工作千头万绪。姜红升、王素和同事们加班已成常态。面对全新工作流程,他们常需花费数小时从数十页病历中提炼核心信息。有时协和专家一天会诊17个疑难病例,从早上八点忙到下午三点不停歇,而他们则需用一整天准备病历和进行前期沟通协调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为沧州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一切都是值得的。”初期难免存在纰漏,但团队发现问题就立即补救。“转诊信息随时传来,哪怕是半夜,也必须马上联系协和专家,以最快速度办理。”王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工作渐渐步入了正轨。

董爱勤主任介绍:“转诊示范病房提供分层级精准服务,危重患者申请协和专家现场会诊,普通患者远程获取诊疗建议,疑难罕见病患者转诊协和。自去年10月至今年6月底,已顺利完成协和专家现场会诊、救治疑难危重及协和医院下转病人187例。”上个月,一名肌肉病患者通过“绿色通道”仅用三天便转诊至协和,家属的“震惊与感激”是对两地医院无缝协作和倾力付出的最好褒奖。

畅通检测通道,跨城速递“生命样本”助力区域诊疗水平提升

检验能力的精准对接,是提升区域诊疗水平的关键一环。面对自身检测项目有限的瓶颈,沧州市中心医院将目光投向北京协和医院顶尖的检验平台。今年2月,在协和医院的大力支持和主动对接下,双方检验学科共建启动,为沧州患者搭建起一条高效可靠的跨城“生命样本通道”。

然而,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外检外送流程并非易事。中心医院领导、检验医学中心负责人郭东杰坦言:“流程标准化是横亘在面前的一座大山。”以协和要求严格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为例,从特定抗凝管的选用,到全程零下20℃冷链的无缝保障,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我们反复推演,排查出8项潜在风险点。”郭东杰说。为此,中心医院派出精干力量,3次赴协和实地学习,相关人员在协和实验室跟岗实践50余天,“像海绵吸水一样”深入学习容器采购、样本处理、冷链运输等十余个关键环节的规范细则。学成归来,中心实验室王皓、宋雅团队迅速行动,制作课件,面向全院数十个临床科室开展“送检规范培训”,确保人人掌握项目意义与采集要点。

合作初期,为确保万无一失,沧州市中心医院安排三名实验室工作人员轮流携带转运箱,每日乘坐高铁往返京沧护送标本。北京协和医院也给予了耐心细致的指导,随着沧州流程日益规范,运输方式优化为物流运送。自去年8月签订服务协议以来,已有92个高精尖检验项目纳入外送范畴,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外送检测280例。这条用责任和汗水浇筑的“生命通道”,已成功助力诊断卟啉病、罕见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等疑难病症,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实现麻醉突破,协和引领学科“中枢”筑牢“刀尖”上的安全

手术麻醉安全是医疗质量的生命线。作为平台学科的“中枢”,麻醉科成为双方深化合作、提升医院整体手术能力的重点攻坚领域。今年2月底,在前期充分沟通和协和医院主动规划下,“协和—沧州手术日”机制正式建立并运行。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面临设备局限与经验短板的沧州市中心医院麻醉团队而言,协和的指导如同一场及时雨。“引入协和规范化麻醉管理体系和高风险手术技术,对我们来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麻醉二科主任杨强说。在协和专家龚亚红教授的“手把手示教+面对面解析”下,团队直面技术禁区。一位85岁高龄、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颈椎手术患者到中心医院就诊,按照以往惯例只能转院治疗,但在协和医院龚亚红教授的全程精细指导下,团队成功完成麻醉,最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这样的案例极大提振了团队信心。全科上下学习热情高涨,“研究—交流—改进”蔚然成风,团队中杨强个人的学习笔记短期内就积累了厚厚的五大本。

在“协和—沧州手术日”的强力推动下,沧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实现了多项历史性突破:率先在沧州地区开展小儿口腔门诊舒适化治疗、优化分娩镇痛方案、建立术中应急呼叫机制……3个月内,该机制已安全护航超千例手术。“在协和专家的前瞻性建议下,我们正基于近千例代表性病例,系统筹建模拟培训中心,未来将通过高仿真演练,全面提升急危重症协同救治能力。”杨强说。

“北京协和医院的主动帮扶和倾囊相授,体现了国家顶级医院服务国家战略、心系基层百姓的责任与担当,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能。”沧州市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医院上下正全力推动各项合作举措落地见效、惠泽于民。下一步,双方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引领下,持续深化全方位合作,推动优质诊疗资源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下沉,让狮城百姓在家门口拥有更坚实、更温暖的“国家级医靠”,为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沧州力量。


主办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
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冀公网安备 13090302000146号